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参考资料

 

1 流行病学特点

1.1中毒食品以动物性食品为多见。主要是肉类,如病死牲畜肉、冷荤、熟肉等,也可由鱼、禽、奶、蛋类食品引起。

1.2中毒大多发生在510月,但全年均可能发生。

1.3中毒原因主要是由加工食品用具、容器或食品储存场所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前未加热处理或加热不彻底而引起。

2 临床表现

2.1中毒潜伏期多为448小时。

2.2类败血症型:起病突然,有高烧、出冷汗和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一些患者可有骨髓炎、肺炎、脑膜炎等合并症,此型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菌引起。此型少见。

2.3类感冒型:体温升高、恶寒、全身不适,四肢及腰部疼痛、鼻塞、咽喉炎等上呼吸道症状,需要与流感鉴别。

2.4类霍乱型:有剧烈的呕吐、腹泻,大便呈米汤样。体温升高、恶寒、全身无力、腹痛。病人可出现严重脱水以导致循环衰竭。严重者有昏迷、抽搐、谵语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5类伤寒型:病情缓和,突出的有高烧,体温可高达40度以上,头痛、全身无力、四肢痛、腓肠肌痛或痉挛、腰痛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时在唇周围、舌头上出现许多疱疹,胃肠炎症状不明显。此型大多数由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

2.6胃肠炎型:突然发病,发烧,体温可达38-40度以上,伴有恶寒、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吐、泻严重者有脱水现象,如舌唇、口腔、咽喉干燥、口渴,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此型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

3 预后:预后患者可因病情轻重而反应不同,轻者34天症状消失;病情严重或年老体弱者及儿童,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死亡.病死率在0.5%左右。

4 诊断依据

4.1符合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4.2由可疑食品、同一患者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

4.3如无可疑中毒食品,从同一起中毒的几个病人的呕吐物或腹泻便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

4.4必要时可观察分离出的沙门氏菌与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恢复期应比初期有所升高(一般约升高4)

5 治疗原则

5.1 急救

5.1.1洗胃:中毒后立即用0.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洗胃越早效果越好

5.1.2催吐:在无呕吐的情况下,可催吐. 机械性刺激或用催吐剂,如吐根糖浆

5.1.3导泻:中毒时间较长,可给硫酸钠15-30,一次口服

5.2抗生素治疗。

5.3补充水分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5.4 对症治疗

6 控制与预防

6.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6.2防止食品被沙门氏菌污染。不食用病死牲畜肉,加工冷荤熟肉一定要做到生熟分开。

6.3高温杀灭沙门氏菌。如烹调时肉块不宜过大,禽蛋煮沸8分钟以上等。

6.4控制沙门氏菌的繁殖。低温冷藏食品控制在5以下,并做到避光、断氧,效果更佳。

 

有问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