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出血性肠炎型)

 

()流行病学特点

1.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类熟肉制品、蛋及蛋制品、生牛奶、乳酪、蔬菜、水果、饮料等。

2.中毒多发生在39月份。

3.除能产生耐热肠毒素的ETEC以外,中毒原因主要是食品未经彻底加热,或加工过程中造成的交叉污染。

4.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宿主为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常见中毒食品为汉堡包、肉及肉制品、生牛奶、鲜榨果汁、蔬菜、奶制品等。老人及婴幼儿易感。

 

()临床表现和预后

1.一般潜伏期为3-4天,短者1天,长者达8-10天。

2.出血性肠炎型是由O157H7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剧腹痛,腹泻,先水样便后血便,甚至全为血水。也可有低热、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血小斑减少性紫癫等,老人、儿童多见。病程10天左右。病死率为3%-5%

 

()诊断依据

1.符合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主要临床表现。

2.从可疑中毒食物和病人粪便、呕吐物中检出血清型相同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

3.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检验方法按国家标准GB4789·6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进行。

 

()治疗原则

1.排除毒物,必要时进行催吐、洗胃和导泻。

2.对症治疗,如补充水份,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3.抗生素治疗。首选药物为氯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但不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菌株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有条件的地方应同时将从病人大便或食物中分离出的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作药物敏感实验,再选择合适的药物。

 

()控制与预防

1.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

2.不吃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不吃不干净的水果、蔬菜。剩余饭菜食用前要彻底加热。防止食品生熟交叉污染。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或者在接触时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

4.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尤其是餐饮业应严格保证食品加工、运输及销售的安全性。

5.大力提倡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以抵御细菌的侵袭。特别要注意保护年老体弱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有问有答